【網絡中國節·重陽】從傳統文化中體味重陽新內涵
2021-10-14 09:42:52? ?來源:東南網 責任編輯: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|
歲歲重陽,今又重陽。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,兩個陽數相重,故得“重陽”之名。重陽節起源于上古原始信仰、祭祀文化及天象、歷法,蘊含著祗敬感德、禮樂文明的深邃意蘊,并在歷史中逐漸發展融合,呈現出豐富而溫暖的節日內涵。菊插茱萸、祈福辟邪、登高祭祖、思鄉念友、孝親祈壽,種種民俗都容納在九九重陽中。1989年,我國把農歷九月初九定為“敬老節”;2006年,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……這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承續,賦予了重陽節新的文化元素,也因而具時代的多元主題和豐富內涵。 “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”。重陽節延續流傳千百年,各地的風俗習慣也各有差異。比如,上海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,于登高遠望中達到心曠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;福建莆仙重陽節的習俗,則是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;山東重陽節的習俗人們要吃酸蘿卜湯,祭祀財神和范仲淹;在河南,開封市每年重陽節都會舉行盛大的菊花花會……文化如河流,所經之處,溫潤人心。今天,我們擁抱重陽節,在溫習節日習俗中,我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 時光易逝,傳統不老,重陽民俗文化代代相傳卻歷久常新。重陽之日,盡管各地民俗文化不盡相同,但感恩敬老卻始終是貫穿節慶的一大重要主題。每逢重陽臨近,作為子女的,很多都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陪伴父母過節,或是回家陪父母嘮叨嘮叨,或是精心挑選一份禮物送給父母,又或是帶著父母來一次“說走就走”的旅行,在飽覽祖國壯美山河中追憶奮斗的青春歲月。凡此種種,不一而足,讓節日增添了幾分儀式,也讓歲月更顯溫情。而這也足以表明,一個傳統的民俗文化節日之所以能夠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,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著海納百川的包容力,注入了新的時代元素。 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”。尊老敬老,既是傳統,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標志。融入時代元素的傳統民俗,越來越煥發出新活力。今日之重陽,人們可以通過網絡,表達節日祝福和美好愿望,也可以制作節慶活動視頻與親朋好友共享異鄉節日風俗,還可通過手機軟件合成一張美圖,通過“同屏合影”的合成照片來邀約異地朋友一起共度佳節。這些節慶活動方式雖盡有變化,卻也在與時代潮流的融合中鍛造出新的時代內涵,讓節日民俗呈現出多樣化、多元化,吸引著更多的人群參加進來,在孝道傳承中倡導文明新風,形成時代文明新風尚,不斷夯實著中華文明新的時代意識。 老樹新芽,枯木逢春,最美莫過夕陽紅。重陽節,一個熔鑄了民族情感的節日,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節日,在新時代不斷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、砥礪前行。(戴治國) |
相關閱讀:
打印 | 收藏 | 發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(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/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)證號: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閩)字第085號
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閩)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-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(閩)-經營性-2015-0001
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
職業道德監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舉報郵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